病人在医院手术,但手术后痛苦不堪,到医院自杀,医院赔钱吗
术前不痛而术后疼痛,医生在术前告知病人了吗?术后疼痛医生采取了什么有效措施?还是让病人挺着?有的医生没有同情心,对病人痛苦泰然处之,不闻不问,病人忍受不了,可能产生轻生念头。我见过一个女病人,腋臭术后刀口疼痛剧烈,而医生仅给几片去痛片止痛,有效吗?病人痛得不能吃饭,不能入眠,而医生仍未予治疗,外出旅游去了。其他替班医生查房发现病人发热,表情痛苦,35小时未睡觉,未进食,非常震惊!立即给病人肌注止痛药,半小时后,病人安然入睡。6小时后,病人醒来,脸上有了笑容。病人说,如果还那么疼痛,她不想活了。可见,医生的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对病人的影响多么大!
如果在住院,自杀,医院可能在救治过程中难免有不妥,可能会付点钱,但是会很少,应该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抚慰,也可能是医院承担轻微责任。如果医院在整个诊治过程没有错误,可能一分钱也不会赔。
如果没有住院,再去医院自杀,医院会积极抢救,如果抢救过程医院没有过错,不会赔偿的。
医生治病救人,理应怀有感激之情,这种思想不可取,且非常得邪恶。
某卫计委还接到过这样的投诉“家里人在家死了,没去医院,要*医院赔偿”,卫计委回复“医院都没去,赔啥嘛”。
最后,痛苦,可以到医院就诊,缓解痛苦,为后代积点德。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为何自杀身亡
川端康成,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亚洲第二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1972年4月16日自杀身亡。 川端康成,1899年生于大阪。自幼失去父母,由祖父母带大,极为任性孤独和神经质,不爱上学,但有时学习起来成绩还不错,曾以学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府立中学――茨木中学。 川端康成因写《伊豆舞女》而成名。善于用意识流写法展示人物内心世界。他的代表作中篇小说《雪国》(1935-1948),与《千只鹤》(1949-1951)、《古都》(1961-1962)一起,于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川端康成喜欢清静,对佛教情有独钟,晚年的业余爱好是书法,汉字写得活灵活现,而内心却异常地矛盾。对于获奖后所带来的荣誉和涌来的慕名者,心里十分厌恶,这与幼年的心理封闭有关。他对夫人发脾气“家里并不是旅馆,我也不是为客人活着的。”他对因自杀身亡的古贺春江的口头禅极为赞赏,“再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 川端康成在极度忧郁、矛盾中选择了“最高的艺术”――自杀。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老早就想摆脱安眠药的川端,乘《古都》写完之机,在某一天,突然停止了服药,却发生了戒药症状及不良反应,被送进东大医院,入院十天左右神志昏迷不醒,他写到了身体的极限。作为普通人,他尽了心力,走遍了世界,为美奔波到老。而作为艺术家,他觉得“死是最高的艺术,死就是生”。那么,他是殉职而死,尤其是离开家,走到工作室去结束生命,更说明了他的用意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