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只有芸知道》你有何感想
怀着对冯小刚导演的好感和希望,《只有芸知道》电影上演的第一天,就忙不迭地买了票去电影院捧场和享受。
冯小刚是我认为的当代电影界最好的导演,没有之一。结果,《只有芸知道》给我了兜头一盆冷水!怎么啦,难得这就是冯导的电影?难道这拖拖拉拉的情节就是曾经拍出《芳华》的冯小刚作品?完全难以置信。
曾几何时,《甲方乙方》《没完没了》《不见不散》《非诚勿扰》《大腕》等等电影给人带来多少快乐和愉悦,带来多少回忆和思考,带来多少经历和足迹……尤其是《芳华》,简直就是梦境和现实的交织。
《只有芸知道》里,冯导的一切才华好像都被新西兰南岛异国他乡的风吹走了,冯小刚驾驭剧本和吸引观众的杀手锏都被朋友的真实故事桎酷了,两个小时的电影让人昏昏欲睡,一声叹息!
南岛的风光虽美,主人公的故事却美中不足。电影中的爱情虽美,但故事情节没有矛盾冲突和跌宕起伏缺少美感。最后,在离开电影院的时候,我怎么也记不起来电影中有一些令人回味无穷的东西,怎么也找不到《芳华》里草原女民兵令人如痴如醉的画面和荡人心魄的舞姿……
您好,很乐意分享我的感想哈[呲牙]
首先,这是一部是爱情电影《只有芸知道》。尽管这部电影的表现并不十分令人满意,总票房为1.6亿英镑,豆瓣的得分为6.4分,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在电影《只有芸知道》中,它充满了文学和艺术风格。整体风格让人非常舒服,看起来像“这就是爱和生活”。此外,这部电影的主要演员也是文艺青年黄轩和杨采钰,这使得这部电影更加年轻和诗意。
电影中有一段最令人动容的情节,两人养的名叫“布鲁”的狗患了癌症。男主角隋东风将布鲁安乐死之后,回到家中。
虽然隋东风因此痛哭,而视“布鲁”如命的罗芸却显得异常平静。她若无其事地对他说,“之前买的虾仁沙太大,换一家”。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隐忍、克制。
或许我的泪点低,全程都沉浸在感慨跟珍惜中。观影后我只想说,爱生活,没有比活着,活在当下更重要了……可以说这是今年我看过最温暖的一部电影了,除了感动,温暖更是让人无法自拔。黄轩是个好演员,把观影人完全代入的情境中,完全可以理解他说的无法从角色中走出来的感觉。
最后送上一句台词,有你的日子,就是我要过的日子。[微笑]
从电影院出来,感觉这部剧看似平淡,但是情绪累积到后面才发现每一幕都具有力量的。节奏很慢,故事淡淡的… 很安静却又很隆重… 久久不能平复… wherever you are is my home… 新西兰真的美…想去看看那把椅子… 感受这份平淡却又坚定的爱情…
中年大叔的造型很真实,黄轩这种全心全意去投入的演绎太感人,融合着悲伤、温暖的一幕久久的回荡在我心里。
《只有芸知道》的故事到病床这里,隋东风已经人至中年。黄轩从意气风发的20多岁演到妻子多病的40多岁,这个外型神态和心理的转变真的很考演技。隋东风抱着妻子在病床上隐忍地流泪,这一幕看哭了很多人!!
世界多的是平凡的故事,而平凡并不代表不深刻,《只有芸知道》就是这样的故事。
电影并非线性叙事,有很多的时空切换,但并不凌乱,有些转场甚至很高级。即使时空切换频繁也没有破坏故事的流畅性,依然会让人觉得是个娓娓道来的故事。看到最后,泪点高的人如我也会老泪纵横,很久没这么感动过了。是真好。
“有你的日子,就是我要过的日子。”“你在哪儿,哪儿就是家。”这样的爱情我可能遇不到,还好有《只有芸知道》,这样相濡以沫的爱情我只是憧憬就够了。
《只有芸知道》冯小刚乃至中国电影界对于爱情类电影的一次创造性尝试,中国的原班电影团队,首次采用基本全英文的叙述方式,在新西兰的背景下演绎了一对华侨夫妻的旷世恋情,雪山、草地、牛群、木屋……二十一世纪的大环境下,把整个故事限定在一个名为克洛德的偏僻祥和小镇上,隔离了尘世喧嚣,从环境角度,进一步将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烘托到一个相当圣洁的位置上。中国电影界从来不缺乏无脑纯情的玛丽苏低分电影,但是这部片子以“完全由现实改编”七个字堵住了大众的悠悠之口,更像是劝导观众放下对于爱情的戒备,沉浸入影片深处,回味一番青葱年代的爱恋初心。
电影的选角上用杨采钰饰演女主角这样一个角色堪称完美,早年间《芳华》大火,杨采钰在其中就有过看似轻描淡写,但对于剧情发展极为关键微妙的表现,云淡风轻飘过,却又让人印象深刻。客观来说,就演员本身而言,杨采钰颜值在线,演技扎实,虽然或许在很多观众眼里还算新人,但她的神色里却流露出几分不输刘亦菲的仙气,这样的气质,出演纯爱片的女主角,对于剧情的展现简直是锦上添花。
漂泊新西兰的男青年隋东风邂逅了女生罗芸,为了担负起养家的责任,隋东风放下了钟爱的短笛,告别了繁华的奥克兰,在山水秀丽的边陲小镇开了一个饭馆,守着妻子与一只叫布鲁的狗,渡过了平静幸福的十五年,直至妻子患癌去世。片中的某些部分甚至出现了偶像片式的套路,可是影院里依然有很多观众随着夫妇俩的小日子哭哭笑笑,因为每一个熟悉影片背景的人都知道,这是完全真实发生在导演身边的故事,男主正是冯小刚相识多年的助理张述。影片全程毫不吝啬各种美艳至极的镜头,从北极圈的极光到克洛德的山水,再到鲸鱼摆尾的壮观景象,暗喻了自然环境下真爱的持久绵长,也使得观众完全沉醉在缓慢精致的影片氛围中不觉无聊。
普通的电影会向观众讲述一切,优秀的电影则偏向于让观众体会一切。《只有芸知道》显然属于后者。“芸”独有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影片前半段就看似给出了答案:面对极光,罗芸许下了只属于自己的愿望,希望小餐馆能被毁坏,从而自己深爱的丈夫就可以减少操劳,过上重拾兴趣的生活,如果到此为止,那么影片的层次无非是寻常奉献与浅淡的夫妻情感。
但是影片末尾迎来剧情的二次反转,借罗芸父母之口道出了她的另一层秘密,她犹豫着不接受真爱的求婚是因为作为严重早产儿,对自身余下生命长度的不自信。影片的主题自此将爱情与新生对接,出现了二次升华,冯小刚的大棋还不甘停止,片末的彩蛋里,隋东风发现了罗芸埋藏在笛子里的留笔,早已逝去的妻子表达了对他走出悲痛、重拾兴趣的欣慰,到此为止,影片对爱情的渲染达到了三度高潮,夫妻情爱直接跨越了时间,联通了生离死别的世界,对双方的生命维持着永恒的影响。
纵观全片,“芸”究竟知道些什么呢,在笔者看来,是对于爱情方向如何抉择的一种自信,是对真爱之人所思所想的换位思考,是对于婚姻生活里负面因素的善意隐瞒,亦是对于生死时刻爱人感受的首位担忧……影片一边展现,一边探索。一段由真爱所孕育的婚姻,究竟会不会因为其中一人的半路离开而变质?从陈太丈夫的艺术品印章,到罗芸藏在丈夫短笛中的纸卷儿,冯小刚导演借着新西兰的旧事,给观众提供了一个善意的答案。
随着年龄的增大,真爱是否会随着时光逐渐淹没在婚姻琐事之中,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疑虑。其实世界上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的婚姻生活,现实世界中的“完美婚姻”,不过是一份青春的承诺背后,双方一边履行着自己的责任,一边学习着去和对方的世界融合,光阴流转,岁月将青丝漂向淡色的过程中,“爱”这个人类灵魂里最接近神性的部分,也由初生的懵懂期到达了相对稳定的成熟状态。
如何评价《在远方》中姚远和刘云天之间的关系
谢谢邀请。
《在远方》中,姚远和刘云天的关系还真的是很有意思。
1
一开始,刘云天根本没瞧上姚远,觉得他就是个普通干快递的。
可当姚远主动跟刘云天要投资开始,刘云天渐渐意识到姚远的与众不同,开始对姚远有了兴趣。
刘云天的设想很好,他觉得他做云天商城,是上游;姚远做物流,是下游,他可以很好地控制姚远。
2
但随着跟姚远的交道越打越多,刘云天发现姚远的野心很大,他自己并不能掌控。
于是,慢慢地两人变成了一种竞争关系。
3
不过,刘云天从心底是欣赏姚远的,他跟姚远之间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他们对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多相同的看法。
所以,在最后,两人又开始联手,并肩战斗,成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故,综上所述,姚远和刘云天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中国的那句古话来总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姚远和刘元天本来是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姚远很小的时候父母双亡,他在福利院长大,心里一直背负着因为自己说谎骗父母回家导致他们遭遇意外离世的深深的负罪感。
当路晓欧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姚远解开心结,他又回复到自己最本真的个性:大大咧咧、无拘无束、天马行空、敢想敢干。
而刘云天不同,他虽然含着金钥匙出生长大,看起来让人羡慕,但他的成长经历有很多不得已的压迫和无奈。
而眼前出现的姚远让他见识了跟自己完全不同的个性和做派。所以对于姚远,他欣赏、喜欢,甚至有着被骄傲和矜持努力掩饰的羡慕妒忌!
光武帝是老几
老三。
刘钦(公元前?年--公元3年):汉族,南阳郡白水乡(今湖北省枣阳市)人。他是汉高祖刘邦的七世孙、长沙定王刘发的玄孙(四世孙)、舂陵节侯刘买的曾孙、刘外之孙、刘回之子。在西汉末年,担任南顿(今河南项城)县令,娶樊重之女樊娴都,乃汉光武帝刘秀之父。公元3年,去世,当时刘秀才9岁,遂被叔父刘良抚养。
家庭成员,妻子:樊娴都。儿子:长子 齐武王 刘縯。次子 鲁哀王 刘仲。三子 光武帝 刘秀。女儿:长女 湖阳公主 刘黄。次女 新野公主 刘元。三女 宁平公主 刘伯姬。
汉光武的姐姐——想要再嫁宋弘的湖阳长公主,是怎样一位人物
在我的心目中汉光武帝的姐姐湖阳长公主是一个很悲催的人物,她似乎就是为了衬托宋弘和董宣这两个人物的高风亮节而存在的。
湖阳公主刘黄是刘秀的大姐,刘秀兄弟姐妹六个,大哥刘縯在起事之初被刘玄所杀,二哥刘仲和二姐刘元在小长安一战中被王莽新军所杀。
在他成为皇帝的时候,兄弟姊妹几个仅剩下了姐姐刘黄和妹妹刘伯姬,注重亲情的刘秀对这一对姐妹很是看重,所以在看到姐姐守寡在家之后就想为姐姐再说一门亲事。
于是就问姐姐的意思,结果刘黄就说"我看宋弘长的相貌堂堂,品行高尚,是朝中大臣比不上的。"刘秀一听就明白了。
于是让公主坐在屏风后面,把宋弘招来,和他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听说人升官了换朋友,有钱了换老婆,这是人之常情,对吗"结果宋弘直接了当的回了一句"我只听说过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这样一说,刘秀也无奈了,只好转过头对姐姐说事情办不成了。
没办法让姐姐婚姻幸福,只好从别的方面补偿姐姐,于是刘秀就赏了长公主很多的钱财与奴仆,希望她生活上能过的舒适一点,可是奴仆多了,良莠不齐,就容易生出事端来,结果其中就有一个仆人杀了人,躲到公主府上。
当时的官员摄于公主威势不敢上门抓人,洛阳令董宣就守在公主府外,在公主一次出行时拦住公主的马车当着公主的面杀了那个仆人。公主觉得受到了羞辱,就向自己的皇帝弟弟告状。
刘秀一开始也是怒不可遏,命令要杀了董宣,结果董宣说"皇帝因为德行中兴复国,现在却纵容奴仆杀害百姓,将来拿什么治理国家呢?我不用你杀,我可以自杀。"说着就向柱子上撞去,顿时就血流满面。
做为明君的刘秀立刻就明白董宣说的是对的,就命令内侍拉住他,仅仅让他给公主磕头赔礼。可是董宣却坚决不道歉,刘秀命令内侍把他强按在地上,他就把双手使劲撑在地上,挺着脖子,就是不把头低下去。
湖阳公主看不下去了就说"弟弟以前做百姓的时候,藏匿逃犯,官吏尚且还不敢上门搜查,怎么现在做了天子了,却不能对付一个小小的洛阳令了?"刘秀只是笑着说"正因为现在做了皇帝了,才不能像以前当平民时那样行事了。"结果刘秀不但没有惩罚董宣,反倒赏给董宣三十万钱,奖励他执法严明,而董宣也被人称之为"强项令"。
所以说某种程度而言是湖阳公主成就了宋弘"不弃糟糠"和董宣"强项令"的美名,虽然也许她的本意并非如此,她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
刘文辉家族谱
据刘氏族谱记载,大邑刘氏开山始祖刘应良系安徽徽州人,清初移民入川。
到了第七代孙,刘宗贤中举,名闻乡里,其生三子:刘公晶、刘公敬、刘公赞。
刘公敬有四子,长子刘文纲生三子:刘湘、刘元树、刘元职。
刘公赞生六子:刘文渊、刘文成、刘文远、刘文昭、刘文彩、刘文辉。
刘文辉家族 刘文辉的家族提携史
刘文彩父亲刘公赞是晚清贡生(一种经考试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生员),家境相当于富裕中农。
刘公赞有六儿一女,长子刘文渊是个书生,曾考中秀才,后学习法律,担任四川省谘议局议员、省高等审判厅厅长。早年刘文渊曾在刘家祠堂设塾,为弟男子侄授课,所以他是最受刘家人尊重的。父母去世后,他被尊为族长。
刘备草根出身,创业早期,他哪来的资金粮食维护军队运作
刘备的经济实力来源我认为最大程度来源于他的个人气质和人脉,这里说的气质就是刘备个人的为人处世的魅力,他的处事圆滑,处事风格很受欢迎,很容易得到一些有能力的人的投资,可以说他是凭借自身的修养来招商引资,从而壮大了他军事方面的需求。
导语:
刘备并不是草根出身,三国历史中刘备的身世对刘备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而刘备的资金和粮食大多源于依附的诸侯。
刘备并非草根
刘备在正史中是皇室后裔,只不过是旁支渐渐没落了。但刘备绝不是一般的平头百姓或是草根,不然刘备又有什么资格会同公孙瓒一起拜入王植的门下成为同窗好友。若不是公孙瓒的收留,刘备很难一步步的发展起来。
刘备父亲早亡一直跟随自己的叔叔一起生活,而刘备的叔叔虽只县一级别的人物,但是也是不容小觑的。
刘备的资金粮草来源
大家都说刘备是一个织席贩履之徒,确实是如此,不然刘备的发展线也不会长而久。刘备在发展中的粮草、资金主要靠依附的诸侯提供,甚至可以说刘备就是一股比较强大的流寇。如果没有人为他提供粮草、资金刘备很难挺到三分天下。
看刘备发展走线,最初时在同窗还有公孙瓒处为公孙瓒抵御袁绍,后公孙瓒部下对刘备非常的不满,借陶谦寻求援助的机会脱离各公孙瓒依附了陶谦。陶谦不仅给刘备补兵、补粮最后还将徐州托付给刘备。依靠这些事情可以判断出,刘备每次依附其他诸侯都是这些诸侯短暂需要。而当这种需要不存在时,刘备也差不多去寻找下家了。
总结:东汉末年皇室都没落了又何况这些旁支,但是这不能说明刘备是草根。再者刘备在当时手里总会有一直部队,个别诸侯需要个联盟帮助自己就会提供大量的资金、粮草给刘备,而当时的刘备也想借着战乱趁机做大,共赢的选择。
感谢大家阅读,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斧正。
大家都知道刘备虽有“皇叔”之称,却是个实实在在的草根,发迹之前就是靠编草鞋为生的。这样的身份背景是如何组建起庞大的军队的呢?既然没有丰厚的前期资本积累,刘备又是哪里来的钱解决自己创业路上所需的军费开支的呢?
其实,刘备的军费来源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 、富贾捐助支持。
这里的商贾不仅仅指商人还有更多的世家大族。东汉时期地方豪强崛起,大家族的势力在一州一地俨然就是一个小城堡,经济实力、政治实力都不容小觑。刘备初期的军费来源也主要是靠这些人支持,比如《三国志》中提到的“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他的大舅哥糜竺,糜竺糜氏大家族的接班人,拥有巨额财富,因为看上了刘备的雄才大略,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刘备也因此获取了更多的军费支持。
二、通过贸易筹措。
有了创业资本,刘备就开启了创业之路,在创业的道路上虽然艰险,但是他也懂得开源节流,在驻地开军市就是他获取资本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后来刘备进入蜀地后,发现蜀地的蜀锦产量很高,所以刘备抓住蜀锦交易的机会也为他筹措了不少军费。
三、通过攻略获取。
攻阀之战总是有获胜的一方与战败的一方,获胜的一方自然就获得了所有的物资。《三国志》中记载的:“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可见通过此次战果颇丰。后来蜀国征讨南夷的时候,平定后也掠取了大量的钱财来补充军费。总之,任何年代的战争都是一样的道理——成王败寇。
四、通过赋税筹措。
三分天下的刘备不仅占据了富饶的天府之国,辖下的领土也是非常的广袤的。有了稳定的地盘就可以获取稳定的税收,从刘备占领荆州和益州开始,赋税就成了一笔巨大的收入,足以维持整个蜀国军队的开支了。
以上就是刘备获取军费的几个重要途径,大家方知柴米贵,带领一支军队,一个国家更要会过日子,不仅要节流更得开源,整体看来,刘备是个成功的当家人。
桃园三结义后,张飞把家里的良田和杀猪卖酒的店铺都卖了,把所得的资金用于招募乡勇三百多人,但是没有马匹。后来贩卖马匹的中山大客商张世平和苏双来投,因为现在黄巾军闹事,买卖无法正常进行,听说刘备、关羽、张飞拉起队伍来保护家乡,送来良马五十匹,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多斤,来资助刘备三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交保护费来了。刘备请这两个商人到酒店里一顿招待,都喝大了,哥三高兴,真是雪中送炭,缺啥就有人送啥!
酒毕,刘备把这两个商人礼送后。三个人到了铁匠铺,刘备打造一对双股剑,关羽打造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张飞打造丈八蛇矛,还都买了盔甲。这时,已经招募了五百多人。
太守刘焉听说刘备拉起了不大不小的队伍,于是派县吏邹靖把刘备请来,共商讨伐叛贼黄巾军的事。刘备带兵关羽、张飞直奔大青山,和黄巾军的队伍相遇了。刘备用鞭子指着黄巾军大骂:*叛国逆贼,快点投降?*黄巾军的头领程志远大怒,派副将邓茂出战,张飞挺丈八蛇矛跃马冲杀过去,一枪把邓茂给刺翻马下,程志远是拍马舞刀来战张飞,关羽挥無大刀就迎了上来,程志远一愣神,被关羽斩为两段。黄巾军一看主将副将都被杀了,投降了很多人,剩下的都跑了。
后来青州太守龚景牒派人向刘备求救,黄巾军把青州给包围了,刘备率关羽、张飞带本地太守刘焉派出的五千军队前去救援,这时才是刘备展开军旅生涯的大序幕。
刘备虽草根出身,但颇善交际,多有大户资助,前面有几个记不得了,但糜竺在刘备的.早期创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糜氏家族就象现在的土豪级别,家财万贯,与刘备交好,觉得刘备确乃人中龙凤.日后必见辉煌,故重金助刘备招兵买马,否则刘备也难展其才华,成就三国鼎立之势,
谢谢邀请。刘备早期创业的资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豪强资助、职权获取、诸侯调拨。
首先必须说明,刘备出生其实算不上完全的草根。他毕竟是汉室宗亲之后,爷爷当过县令。虽然因为父亲早亡导致家道中落,家庭比较贫困,但毕竟有宗亲背景。
加上本人的才能,刘备在青年时候就脱颖而出。在乱世,得到了张世平、苏双为代表的豪强富商的资助,成为起家的基本。
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瓚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瓚深与先主相友。瓚年长,先主以兄事之。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於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从上面《先主传》的记载,可知刘备十五岁就成为卢植的学生,公孙瓒的铁杆好友,也得到同宗刘元起的资助。到青年时候,刘备能够“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说明已经是当地颇有地位和势力了。而大商人张世平、苏双更是赠送了他大笔金钱,为刘备起兵提供了第一桶金。
可见,刘备首先是自己够能耐,得到了地方豪强的青睐,从而在他身上做了投资。至于张飞,自愿成为刘备的跟班,那么家财入股可能都只在其中占小头。
依靠这些资本,刘备在剿灭黄巾中立下战功,并被东汉朝廷任命为官吏,通过职权获得了供养兵马的钱粮: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五葬反。弃官亡命。顷之,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毌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复去官。后为高唐尉,迁为令。
从上面的记载看到,刘备通过征伐黄巾担任了朝廷官职。在当时东汉朝廷尚存,有了官职就可以合法调用政府的资源维系军队。这是刘备接下来几年的发展道路。需要强调的是,刘备这几年当官并不顺利,经常被罢免。但是,依靠自己的本事和积累的名声,即使丢官免职,很快还是可以复起。可以认为刘备已经迈入了官场,接下来只看如何驰骋了。
最后,随着董卓进京带来的乱世,刘备正式加入军阀混战,开始获得其他军阀的资助:
往奔中郎将公孙瓚,瓚表为别部司马,使与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绍。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袁绍攻公孙瓚,先主与田楷东屯齐。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於田楷,楷与先主俱救之。时先主自有兵千馀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既到,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归谦。谦表先主为豫州刺史,屯小沛。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遂领徐州。
到了这一步,刘备成为拥有自己势力的军阀,那么获得钱粮补给也就很正常了。
由此可知,刘备的钱粮来源,包括有钱人的资助、国家的调拨和其他军阀的支援。而这一切的核心,都是刘备本人有能耐,在战乱中立下功劳,得到他人的认可。简单说就是凭本事挣得。
刘备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人来帮助和入伙,这和他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我们从最开始来看刘备白手起家后如何空手套白狼维护军队运作。
首先 刘备起家时是有关张二人人在后边支持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张飞卖了自己的祖业,所有资金用来打造兵器招募兵勇。 刘备前期有一些部众来打黄巾军,打下安喜县,做了安喜尉,这其中也靠了有张世平,苏双二人的资助。然后他很潇洒地怒鞭了一回督邮,跑了。跑的时候有没有带自己的部众不知道,关张肯定是带着的。这个时期的刘备基本上还是依靠着地盘上的资源。可能有一点部众,当个小官。走到哪吃到哪,反正哪里都不缺粮养他这点子人。
依附公孙瓒时期。初露锋芒,刷了刷袁绍副本,靠刷声望攒出来一个平原相。这时候的刘备应该是靠着平原的资源养家的。毕竟军阀最主要靠领地的收入。
曹操打徐州大概是刘备前期最幸福的一段日子。有陶谦养着他的兵,使得他可以放开了招募流民,又收了四千徐州战神丹杨兵。徐州的资源有多丰富? 大家应该清楚。信心十足的刘备带着自己的主力,吃着火锅唱着歌去和袁术刚正面,然后被吕布抄了老家。转战海西那段日子不知道刘备怎么熬过来的,只知道他又干掉了为寇徐、扬间的杨奉韩暹。至于后来又和吕布求和,大概这段时间并不长,随便抢一抢或者杨韩的辎重拿来凑合一下吧。
我们都知道糜竺是山东首富,家里仆人门客过万,资产以亿金计。糜竺在刘备落魄的时候把妹妹嫁给刘备,嫁妆有两千家仆,金银货币无数。刘备靠着这个东山再起。 大概这一万来号人跟着败走的刘备在豫州落了脚。刘备回到小沛收了残兵,拿着豫州的军粮,吃饱喝足之后和曹操的夏侯惇一起打吕布,结果…那之后就是著名的煮酒论英雄和衣带诏事件。刘备斩车胄将军,之后又回到了徐州。这一段时间刘备的物资来源显然还是来自于徐州。
然后被曹操狠狠揍了一顿,所谓叛逆的代价。妻子又被掳了不提。手下的部队呢?在袁绍帐下休养生息,在袁绍的支持下开始聚敛败兵。之后是去到汝南与刘辟联合,和曹仁大将军在许都外围打游击。粮食的话,大概是和刘辟的黄巾余党差不多,靠抢……
来到荆州之后,被刘表安排在新野做抗击曹操的肉盾。这段时间里荆州的物资供给应该是足够稳定,不提。然后曹操来了。再次失去根据地的刘备带着他的人口和辎重一路南逃,直到被五千轻骑追上。这一战里刘备基本上失去了自己一半的家底,幸得关羽手里还有另一半。这些人马物资加上刘琦在夏口的军资和万余人,就是刘备在赤壁之战时的全部实力。
以上就是创业早期钱粮的由来。那后期呢就是,庐江雷绪带着私兵和部队家属数万人投奔刘备。刘璋派法正带四千人迎接刘备,前后给刘备的钱以巨亿计算。刘璋派孟达送兵数千给刘备。刘璋增加刘备的兵力,还让刘备指挥白水军。刘备合并各军三万多人,车马盔甲器械金钱无比繁盛。我们就不细说啦。
陈寿为什么说刘备有高祖之风
先来看看陈寿对刘备如何评价的:
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说刘备有高祖之风 机权干略,不逮魏武 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对于刘备褒大于贬,说他有高祖的神采,这个也是有共同点的。
刘备有高祖之风,是因为他于汉高祖刘邦有诸多相似之处,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来。
一、礼贤下士历史典籍都提到,刘备和刘邦能够做到礼贤下士,通过品读史书,不难发现两个细节。第一个细节就是刘备手下许慈、胡潜二人有矛盾,互相攻讦,本来文人相轻是很正常的事,偏偏刘备过来捣乱,刘备让戏子们扮作这两人,以此作为嘲笑的资本,深夜不禁怀疑刘备真的礼贤下士吗?第二个细节,郦食其求见刘邦,那时候刘邦让婢女伺候洗脚,这哪是对待人才的礼数?所以在这一点上二人很相似。
二、抛弃妻子
刘邦在争夺天下时,他的妻子、父亲曾经被项羽掳去,并且刘邦在亡命时,将两个孩子狠心的推下马车。无独有偶,刘备在徐州发展时,他的妻子两次被吕布掳去,一次被曹操掳去,掳去就掳去,但刘备很淡定,他哪里想念妻子,全靠吕布归还、关羽护送。真心的佩服这两个人,这一点上的确很像。
三、占据汉中
刘邦从汉中发迹,一举攻灭项羽,建立了汉王朝。刘备想效仿刘邦,通过汉中进取天下,可惜此时非彼时,刘备没有统一。看来刘备学刘邦不到位,没有学到统一天下的本事,学到的尽是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