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携程将推出3+2工作模式,什么意思
一周7天时间,采用3+2的工作模式,这就意味着一周可以在家4天了,而且还不降薪,肯定羡慕呀!这的确对于照顾家庭特别有利,对于远程办公,很多企业都追求一个协调性!其实到看来对于很多岗位来说,一方面是需要协作性,另外也需要一些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环境!
在家一方面照顾家庭,一方面也是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的一个发挥机会,也许能够创造出更好的结果,我觉得对于全部公司支不支持我不好说,但是对于很多公司的一些岗位可以采用着的方案,特别是动脑思考,需要独立思考做创意做决策的一些岗位,我觉得需要这样,你看很多的管理层为啥需要独立的办公室,一方面是面子,是更好的接待客户等等,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能有更好的独立思考机会,其实很多的岗位也需要!
我们之前做的是在线教育公司,在讲师做PPT做课程课件的时候,一般都是了解市场了解学员情况之后,把自己独立关在讲师房做课件反而效果更好!所以我觉得携程这样的方式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2 月 14 日消息,据大河财立方报道,携程集团将推出“3+2”混合办公模式新政策,从 3 月起,允许其员工在每周三、周五在家远程办公。据报道,该工作制度调整源于其创始人梁建章曾发起的混合工作制倡导,由携程女员工先行测试。其称,设立新工作制度的目的,既是疫情防控所需,更为缓解员工照顾家庭、带孩子的压力,最好能促进社会生育率的提升。携程方面透露,这次全面推广“3+2”工作制,将覆盖该集团全部员工(约 3 万人),不分男女、不分值岗、不做薪资调整。
作为程序员的小李,近来工作太忙,经常在公司加班到很晚才回家,久了,老婆就难免心生怨念,于是两夫妻经常因这事吵架。小李感慨半天说道:如果在家也能远程控制公司电脑办公就好了。网友建议说“用ToDesk远程控制啊,我一直在用这个,无需进行端口映射,只需安装个软件就能搞定。”小李急不可待,立马打开电脑,跟着教程安装起来。
这使用ToDesk只有简单三步。
1. 在ToDesk官网,注册账号,下载软件。家中电脑和办公室电脑都需要安装哦~
2. 下载好后记住办公室电脑的设备代码和密码(密码可以自定义哦~)。
3. 在家使用ToDesk远程控制,输入设备代码和密码,点击连接即可。给大家看看连接后是什么样子。
互联网企业加班最恐怖的是哪几家公司
没有最恐怖,只有更恐怖!
我就以我知道的大公司排下序吧!
华为第一:我的朋友是在华为上班的,有一次周末我打电话给他,他说在上班,我说今天周日啊。。他反问,你周六周日都不上班的吗???就算是工作日,也是经常在11点之后才开始回宿舍!
阿里第二:我现在的老板就是阿里出来的,我们现在基本日都是到晚上9点,然后周六酌情加班,然后有天老板说,还好比阿里工作压力好太多了。。。吐血有木有?
腾讯第三:关于腾讯加班一直有条段子,就是说他们五点半下班为了等6:30的大巴,然后多加一个小时,为了等8点的喜来顺免费晚餐,有多等一个多小时,然后为了打免费的的士,又等到10点,所以腾讯很多人都是10点下班的!
携程第四:其实我是想把携程排第一的,因为我记得上次去面试携程的时候,面试官跟我说等我过去,先挂两三个项目就可以了,熟悉了再说,吓得我把offer推辞了!之后每次晚上十点多从虹桥机场打车回家,路过SOHO凌空的时候,都看着携程大楼一片灯火通明!心里还想着幸亏没去携程,不然铁定扛不住!!
其实不只是这些大公司,很多创业型的公司,也都是为了项目能快速落地,加班加点的干活,我一个朋友在一家游戏创业型公司,公司保证年终奖金5个月,然后平均每周有2天工作到2点,干了四个多月辞职了,说是怕没命花那年终奖!
这些年经常有程序员猝死的新闻传出,希望互联网企业尽快解决这一现象,毕竟以程序员的身体为代价做出的产品还是有点"血砖"的感觉了!
很多人都说程序员工资高,你不想想你自己朝九晚五和双休,程序员朝九晚十只单休,工作时间是你的1.5倍还多,也就是说工资起码虚高了50%,除掉了那50%,程序员被称为码农就很好理解了吧!!
互联网公司高强度加班已经是默认的既定事实,互联网主要面向的终端用户,问题多而繁杂,即使在节假日也要安排人员轮流值班,确保跟上服务,笔者也有幸在国内某互联网公司呆过,由于之前两家公司属于传统企业,平时也存在加班,但一直持续的加班的确还是非常少见,一般是忙过一个项目之后中间会有一定的间歇期大家都默认属于自动调整期,但进入互联网公司之后不但加班的时间变长而且持续的周期也是相当长,任务时间卡的很死,每周都必须出版本,而且中间会不停的变动需求,这种节奏只能不停的加班来弥补。
目前来看传统技术企业加班强度和国内的互联网公司简直没法比,传统企业的加班只是偶然因素因素或者常态化,但互联网公司的加班属于固化,常见的互联网公司加班到9点之后才是大规模的下班高峰期,所以在一线城市生活无论你觉得起的多早或者加班到多晚总有人比你更早或者更晚,而且互联网公司的不会随着的公司规模的增大,加班的程度而有所减缓,所以互联网公司的高工资是有一定道理的,折合成单位时间其实比传统公司多不了多少,没有白来的午餐。
现在网络上流传着一个互联网公司加班时间点,大家把华为公司也给统计进去了,严格来讲华为公司属于项目公司,但公司规模巨大其实很多产品已经属于互联网性质,华为公司这些年的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与日俱增,与本身公司的狼性文化是有关的,一切以结果为导向。落实到实处就是无休止的加班加点,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企业能随随便便在行业内立足,更不要说是成为i行业的领导者。也有华为的同事在里面经常大家在晚上11点左右加班的大部队才开始陆续的撤离,估计是唯一一个加班强度大于互联网公司的传统公司。
腾讯公司和阿里巴巴两家公司现在属于互联网企业的排头兵,现在网络上有各种段子在描述这两家公司的加班文化,有的说是被逼着加班,也有人喊着各种满满套路的加班催化剂,没有一家公司明文规定加班时间,倒是前端时间出的有赞强制的996加班规定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大家压抑已久的加班情绪给迸发出来了,敢问哪有不加班的互联网公司,越成功加班越厉害,现在又赶上互联网裁员的大潮流,验证一句话越是成功的企业加班文化越是浓厚,有些排名绝对不是巧合,暗含了很多道理。
像网易京东等等这些公司加班的时间长度虽然低点但差距不是很大,整体算起来国内的前十名的互联网公司加班都是很厉害,可以预计2019年互联网公司加班的文化会更加浓重,在整个经济大环境下裁员已经成为很多公司首要面临的问题,马云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说到,国内的互联网公司除了bat三家日子还能说的过去,其余日子都不是那么顺畅验证当前互联网公司的大环境,裁员意味着让剩下的人员承担更多的任务,加班只能越来越厉害。
而且不要觉得只有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在加班,大家听到的国际有名大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加班,像亚马逊,苹果,谷歌加班氛围都很强烈,只不过相对来讲国外有工会对于加班费这事情更加重视,国内这块基本上默认加班都是免费,顶多用加班时间换个调休,但在实际过程中有几个人能把调休用完了,基本上项目进度压着能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批准几天的调休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在互联网方向也是一次跟上国际时代的机会,所以加班加点的赶东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2019年祝各位程序员同仁照顾好自己身体,加班是免不了的,要适合的加强身体锻炼,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希望能帮到你。
看了其他回答都提到了华为,在我看来,华为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互联网企业。个人感觉更像高端制造业。
回到加班这个话题,本人有幸去华为面试过一次,在深圳面试过很多家公司,唯独华为的面试安排在周末,进入周末的华为,办公室也是座无虚席,跟工作日没什么区别。可见加班强度之高。
手机行业还有一家公司加班强度很大,在我看来甚至不输华为,那就是OPPO,去年有幸与OPPO的工程师有合作场测,他们整整连续上班了30天,法定节假日也都在加班。后来有了解到,他们有些同事过年也就休了2天。
真正的互联网企业在我看来,普遍要稍微人性化一些,尽管加班,但有了解到大多采取弹性工作制,没有硬性的考勤打卡,有朋友在腾讯就是这样。
这场疫情中小型企业怎样才能熬过去
其实中小企业生存问题一直是讨论比较多的问题,恰逢疫情蔓延,在员工薪酬和五险一金、房租、贷款压力下,部分企业选择停工停产,还有一些企业计划减员降薪,当然也有一部分企业准备举债度过难关,再加上复工要求各地门槛较高,无疑对中小企业是雪上加霜。
这种环境下,各地ZF及行业协会也出台了相关举措,与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具体的可以关注我头条里面文章。但是针对企业本身,应关注哪些方面,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
1.盯紧现金流,春季本身就是现金流的低点,尽量减少现金流损耗,通过各种方式正确做好半年以上现金流储备。融资进行中的企业要尽快结束,不要在细枝末节的条款纠结,能够有渠道拿到金融机构等贷款的,尽量争取。
2.快速做出反应,重新做好市场定位,对疫情做好不同情形的预案,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以更快的速度完成角色转换。
3.鼓舞好团队。因为团队、人才是根本,这时候要鼓舞好士气,一起抱团取暖、转危为安,疫情结束后,这个团队会更有生命力,而不会因为远程办公、义务减少变得懒散。
最后,能穿越疫情的企业,未来一定可以活的更好。让我们一起加油!
优胜略汰,痛定思痛,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淘汰落后的,过剩的,无科技含量的,高耗能,资源劳动力密集型的都会在市场法则中被淘汰。
淘汰的是落后的产业,经历劫后余生,浴火重生的不断奋进,不断完善,不断更新成长的中国产业人,必然否极泰来,更上一层楼。
我有个刚起步2年的小公司,这场疫情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首先每天的房租和工人的工资是我们的一座压力大山,其次我们供应的客户多是餐饮行业还有学校和机关单位,这两个行业都是影响非常大的。但是和我们合作的还有几个电商平台,可能这就是我们的契机,在现在疫情之下足不出户人人手上手机不离,国家政府都在鼓励做电商,这是电商的机遇,做企业不论大小一定要跟上浪潮。在员工上面多留人才,挖掘员工潜能,优胜劣汰。
出行受限、延期开工、关门闭店...... 这场疫情毫无疑问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是巨大的,即便是目前疫情持续稳定向好,部分企业复工复产已无需审批报备,但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依然很严峻:开工难,企业积攒的订单无法按时保量完成,客户流失,供应链破裂;用工难,中小企业面临劳动力缺失的问题;资金难,缺乏充足的现金流,负担着店铺厂房租金、薪资等各项费用的支出。这些困难就像三座大山一样使中小企业感到压力重重。
面对问题,面对疫情造成的损失,中小企业只有依靠政策积极自救才能熬过这个“寒冬”。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困境,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明确指出: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予以展期或续贷,通过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给予中小企业支持,目前各省市地区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度过这次难关。
除了依靠外界的帮助和支持外,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更重要的是积极自救。
首先,中小企业应认真研究政府对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依法依规复工复产,同时提前研判复工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其次,中小企业应加强数字化应用水平,通过远程办公和智能化生产,力争“停工不停产”,将损失降到最低。第三,对于资金难的问题,中小企业要加大自我筹措和对外融资,加强与客户或供应商联系沟通,争取协调余地,同时充分研究、利用疫后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确保资金处于相对充足的状态。
总之,中小企业应该积极应对而不是“坐以待毙”,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开拓思路,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企业运营新模式,特别是抓住机遇推进数字化转型,要相信没有一个寒冬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这几年中小企业已经很困难。疫情是雪上加霜;你得考虑几点:
1、所处行业是否适应未来市场,如果适合之前犹豫转型的现在要坚定,不适合该关停就关停了,企业要利润才生存不是情怀;
2、全员销售,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
3、推荐你看稻盛和夫“萧条中的飞跃”,危机总是并存的;
这场疫情给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带来了挑战,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延期复工和市场需求暂时萎缩。
但是这时临时而短暂的,中小型企业只要采取有力措施,就可以转危为机,想办法熬过去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在当前疫情继续时,采取集中与分散办公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管理决策层研究新型商业模式和公司治理结构;
市场部门通过互联网维护好客户,以迎接疫情过后市场需求的"井喷"。研究市场营销策略,挖掘市场新需求;
研发部门研究新的产品,改进生产流程以减少人工需求。改善产品功能,提高产品质量;
生产部门在保证疫情安全的情况下,轮班生产。
二是一定要取得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政策支持。当前政府对疫情防控的要求是,防控与复工两不误。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发布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财税政策、人力资源政策。这些政策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具体帮扶和指导,有利于中小型企业从容应对疫情。
三是团结股东、管理层、员工和合同相对方,共同应对疫情。这场疫情系天灾,最高院已明确定性为不可抗力。面对不可抗力,一方面要同心协力,抓住机遇,增强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则要根据疫情防控,解除不能履行的合同。而在疫情中解除合同,因不可抗力而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2003年"非典"期间,一些中小企业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化危为机,催生了很多互联网公司和科技企业。有的甚至快速成为上市公司。
因此,只要团结拼博、抓住机遇、加强管理和合作,借力国家政策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中小型企业就一定会渡过难关,顺利地熬过去。
举国上下抗击疫情的背后,中小企业的生存却同样步履维艰,前几天我看到两个数据,一则是来自于西贝莜面村,全国2万员工月工资支出逾1.5亿元,如果一直不开张,3个月时间现金流就用完了。另外一则是来自于海底捞火锅,9天损失7个亿,两个数据的背后,是整个餐饮行业的缩影,甚至,是整个市场的缩影。
- 为了应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本月初,政府释放1.2万亿逆回购,更命令禁止各金融机构不得对住宿餐饮、旅游文化等受影响较大的服务行业断贷,各地政府也积极倡议辖区业主主动减租,以降低中小企业房租成本。
- 然后,不容乐观的是,虽然外界的帮助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生存压力,但最重要的,中小企业的自救,至关重要。
- 首先,这段时间大量企业开启了云办公的工作模式,很多工作其实是可以远程在家完成的,企业没必要非办公室不工作,这种想法万不可有。就想着03年非典,外贸公司在家工作的模式,甚至在后来诞生出大量的外贸经纪人,也就意味着有能力的员工可以变成独立的经济体,由公司进行扶持,还能扩增公司业务体量。
- 对于部分线下服务产品可以转化成线上服务产品,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服务行业,教育可以线上教学,餐饮可以外送,服装可以大量发展电商,虽然不能解燃眉之急,但至少有缓冲之势。
- 疫情当前,每个人都举步维艰,每个人的背后都有压力,或来自企业,或来自家庭,或来自父母,不过不管前方困难有多少,至少我们都应该坚持下去,不仅中小企业要自救,作为员工也要自救,如何保证公司业务开展的同时,能让自己拿到全额工资,要自救,首先要抗住压力,加上政府的扶持,没有什么过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