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芝退出中国,对国内好还是坏
日本东芝退出中国,对国内是好是坏,日本企业退出中国,好的方面,至少说明中国家电企业变强了,坏的一面东芝的离开,影响东芝员工短时间内的就业。
对于日本企业,离开中国,其实也没有什么多大的影响,毕竟中国配套能力远远大于东南亚所有国家的之合,不是中国生产成本高了,而是国际环境,特别是中美关系,不利于日本企业继续待在中国。
能在中国投资的外国企业,中国都后来居上,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其他方面,日本企业的优势越来越少,竞争实力越来越弱,日本把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并不是想配合美国和中国脱轨,而是在中国,日本企业没有任何优势。
如果你用哪一种思维逻辑去看日本企业离开中国,至少说明离开中国的外国企业,中国相关产业都取得重大突破,原来是合作关系,现在是竞争关系。离开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市场,正说明一个问题,中国家电正在超越日本家电。
其实中国依然是西方国家的投资热土,只要你的产品足够先进,在中国就能创造最高的财富。
日本企业离开中国,也说明一个问题,日本企业、日本产品的神话正一步步破灭,不能提供高新技术,在中国只有失败的命运。
当然日本企业离开中国,也有一定的影响,毕竟因为疫情的影响,就业环境有点困难。
说到底日本能卖给中国的产品,我们都在一点点超越,不能卖给中国的产品,中国同样也让日本企业感觉到压力。
说不定那一天,东芝会被国内企业收购。
是好事。
对东芝这家公司,笔者对其印象非常差。
举两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1、笔记本事件:给美国佬美元,给中国人补丁。
2000年春天,因为笔记本电脑软件功能有瑕疵,两名美国东芝笔记本电脑用户向美国地区法院提出集体诉讼,认为东芝公司在处理其便携式笔记本电脑软盘控制器存在的问题时,许多方面行事不当,可能导致数据遗失或损坏。日本东芝公司为此赔偿美国用户10.5亿美元,每个用户最高可获得443美元的赔偿。但使用同一产品的中国用户,却没有享受到同等待遇。仅仅是发布了一个补丁(软件更新)给中国用户。日方的解释是,因为中国法律与美国法律对消费者的保护程度不一样。从此以后,东芝笔记本在中国的声誉一落千丈,最后完全退出中国市场。
2、东芝彩电数码盒事件:价值六百元的部件不是“主要部件”,不享受三年保修。
前些年,东芝公司的电视机在中国享有盛誉,尤其是其声音系统,效果确实好,东芝电视在中国是高端货的代名词。当时类似屏幕大小的东芝电视,价格是国货的三到五倍。2000年左右,东芝电视机使用不长时间后很多型号均发生了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毛病。例如缺色、马赛克、水平亮带、垂直亮带、彩色板块、静止画面等,经检查故障的根源都是一个叫做数码盒的部件损坏造成,这个数码盒东芝公司报价600元左右,维修工费600元。因为这个部件的散热设计有问题,所以用户花费1200元后,东芝公司只承诺保修三个月,理由是这个部件不属于电视机的“主要部件”,而实际上,东芝电视机当中,除了显像管就是这个部件最贵,按国家三包规定,如果是主要部件,保修期三年,而如果不是主要部件,保修期仅为一年。东芝公司就善于钻国家三包政策的空子,把一堆部件集成到一个盒子里,从而逃避对用户的三包机责任。从此以后,东芝电视声誉大降。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东芝公司是有一定的技术实力,但是他们从骨子里就顽固地鄙视中国人,这种人,早一些退出中国市场也好。
首先,东芝进军中国,是中国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结果,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大背景下,是互利双赢的。我们得到了外资的支撑和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引导国內制造业的大发展兴盛潮流,创造了极大的就业岗位和机会,给国家也带来了一定的收入,真正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意涵,也打开了我们走出去的大门,是改革开放伟大成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东芝进中国办厂,是挖矿的性质,不存在扶贫的理念,尽管我们得到了很多好处,但是,他必须要在我们的土地上,利用我们的人力和物资能源,获取至少40%的利润,获利如果低于20%时,他就必须要撤资走人,这是一个纯商业行为,我们心怀感谢之情是应该的,抱有感恩戴德之痴念,大可不必,毫无必要。
东芝今天的离开,不存在多大的政治因素,完全是疫情笼罩下的企业发展萎靡造成的结果。试想,诺大一个东芝集团旗下,数以万计的员工及管理人员,在今天这种萧条的生意状态之下,谁能挺得住多久?中国的疫控虽然作的很优秀,可其它国家亦然处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情景中,在出不去进不来的大环境下,撤资走人是最有效的止损办法。所以,东芝今天的离开,没有过度解读的必要,更没有借题发挥炒作热点的必要,来去自由,各取所便,去了东芝,大连亦然是美丽的大连,风彩亦旧,雄风更胜当年。
想起一句话:赶走了第一,第二就能上位了?如果是国内企业通过正当的市场竞争把东芝打败了,让东芝没有市场份额了,这是真正的进步!如果是靠过激的舆论把一个企业赶走,那不叫成功,那叫做瞎折腾!
小日本东芝退出中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不是不想留,是真留不下了!是日本产业的一次溃败!对国内当然是好事!说明我们相关产业已超过小日本,它只能撤退到东南亚苟且偷生!迟早会被剿灭!国人不必为了蝇头小利而挽惜它!
想当年,东芝“火箭炮”横扫中国!现在是日本在液晶显示器行业全产业崩盘!现在的世界霸主是中国的京东方、华星光电(TCL)!东芝最强的电池部份,被福建十八线小城的“宁德时代”打的溃不成军!其它行业差不多类似!日本,正加速坠入太平洋!
东芝退出中国,当然是坏。
东芝,著名跨国大公司,主营机电,含航空飞行器材,航海声纳,铁路等设备等,兼家电等,退出中国是因为彩电滞销,人工成本上升等原因。
外资纷纷退出中国,当然不利中国经济,东芝公司先前曾在中国投资多个领域,也因种种原因撤退至东南亚。使用外资,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耍内容。中国还没富到不需要外资,不需要科技进步的程度。
当前中国应改善投资环境,克服民粹主义的抬头,进一步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斯巴鲁销量又下滑了,利用新能源"弯道超车"是否可行
目前,新能源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处于研发阶段,相比百年的燃油发动机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所以任何汽车品牌凭借新能源车型“弯道超车”都是不现实的。对于斯巴鲁品牌来讲,作为日系车型的代表之一,斯巴鲁本身有着很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和技术积累,像水平对置发动机和四驱能力是斯巴鲁的车型标签,但是对于目前汽车消费与快消品消费习惯逐渐类似的时候,销量成为了当下购车者选购车型的标准之一。所以没有足够的销量支撑,在国内消费市场上实现翻身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同时,对于新能源的扶持力度目前政策也在滑坡,更多的选择逐渐交给市场来决定,这对于本身小众的斯巴鲁来说并不具有很强的优势。虽然新能源车型在售后保养的问题并不是主要的问题,但是,斯巴鲁在国内的销售网络也很难支撑起自身新能源车型的销售渠道。最重要的一点是,斯巴鲁的新能源技术并不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相比国内新能源企业发展的如火如荼,本身有着油电混合技术优势的日企在纯电动市场并不被消费者所看好。即使丰田有不错的产品推出,但是市场的反响也并不叫好,更不要提斯巴鲁逐渐被边缘化的品牌了。
难!原因有以下几点:
1、颜值低,外观几十年不变,难看!
2、门面少,维修保养费用相对来说比较高。
3、新能源人家只相信两个,国外特斯拉,国内比亚迪!
4、其他想到再补充……
实际上从目前流出的数据来看,斯巴鲁去年的销量似乎又下滑了,利用新能源“弯道超车”的计划或已破产。
第一点:老问题未解决
记得当初有个朋友和我说,他想买辆斯巴鲁森林人,让我陪他去看看。结果我俩开车跑了240多公里才到的店,因为他在的地方并没有卖斯巴鲁森林人的。实际上即便是今天,很多地方也是需要道异地去看车的。当时我就和朋友说,你放弃吧,这车不适合你,不是说差在钱上面,而是每次保养你都打算跑这么远吗?所以斯巴鲁在门店铺设这块依旧是老问题没解决。其实很多人都想买斯巴鲁的车,可惜找都找不到,于是也就放弃了,毕竟同价位的选择太多了。
第二点:市场问题未解决
斯巴鲁目前的混动车型只能说是在燃油车的基础上多了个电机,降低的油耗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至少目前的混动版斯巴鲁森林人是如此。这款智能水平对置发动机的确是让斯巴鲁的车更好开了,但是意义并不大,所以说,对于整个斯巴鲁的销量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或许这只是试水,但是水花有点小。至少对于我而言,可能为了省钱不选择混动版的斯巴鲁。所以斯巴鲁想要考新能源汽车翻身,有点难。
古稀之年 换了六次车 开过五气门捷达王 A4 A6 老帕 等 现在开傲虎 山道 雨雪路面 碎石 路草原畅行无忧 北京出发 东西南北边境都去过 很好用的车 没觉得保养 换件怎么难呀
本人北京退休 跟老伴退休金加一块也就两万差不多 每年远行两个多月 不敢说国人不懂车 反正车是用的 不是养的
个人感觉是不不可行的。
因为其售价高维修保养费用高知名度也不好。所以近两年斯巴鲁销量本就不好,根本无法与其他品牌的日系车相比。例如本田丰田等。
对于现在的处境,斯巴鲁显然已经有所察觉,所以决定利用新能源领域进行"弯道超车"。在即将到来的日内瓦车展上,斯巴鲁将会发布两款混动车型。虽然混动版车型依然是以发动机技术为核心,动力参数并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油耗会低很多。或许涉足新能源领域会给斯巴鲁的销量带来一丝的转机。但是个人感觉变化并不会太大,因为国人现在也不能完全接受新能源车的高售价,低续航等问题。所以个人感觉斯巴鲁的转机并不大。@悟空问答
就目前国内代表着国际汽车新能源发展方向暴漏出来的诸多弊症,电池续航、回收利用、报废处理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还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斯巴鲁实现新能源弯道超车应该有难度,但不排除日本封锁消息研究新能源之系列问题。总之,不好说。
中国汽车只走两个极端,要么宝马,奥迪和奔驰,要么就是国产车,这个和中国人的收入两极化是分不开的,要么买贵的,要么买便宜的,另外中国人爱面子,不懂车也是斯巴鲁销量下滑的原因。宁可花30万买个奥迪两驱,不愿买30万的全时四驱。
如此多日企数据造假,只鞠躬却没有一例"剖腹自杀以谢天皇‘’的当事人,你怎么看
泻药!日企的根基还是日本的文化,只服强者的姿态无法面对短暂的失败,还有不知道从何而来的所谓民族优越感和民族自尊,民族大融合是趋势,向其他民族学习优点才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唯一选项
如何看待松下电器禁止中国员工于918当天在朋友圈发布爱国图片,并以离职相威胁
首先得承认他们是有爱国情怀的。为什么不让9.18这天禁止中国员工发抗日图片呢?咋不限制其它时间呢?他们比谁都清楚那是他们侵略中国的日子。为了掩盖历史真相包括学生的历史教材都不提他们的丑恶残酷暴行,否认历史事实。
历史不容抹杀事实雄辨一切,尽管他们怎样掩盖历史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都不会相信当年小鬼子有霸权世界的野心!
松下电器的“求生欲”还是很强的,在事情发酵之后,很快发布一则声明:对于员工发布正当言论被干涉之事,将于当事人核查事实、 严肃对待。
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身处什么环境,每个国人首先应该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要自豪的说出那句话:我是中国人。
而9.18,这个数字,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这个痛时时刺激着每个国人,激励着我们要努力自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强大,让类似9.18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
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应该有的觉悟。
不幸的是,不少人开始遗忘这段屈辱的历史,这是很危险的。
正因如此,就更需要人们时常提及,所以这位松下员工做的没错,只因他是一名有良知,没有忘记历史的中国人。
我国公民是有言论自由权利的,只要所发表言论没有违法,就是受法律保护的。
“勿忘国耻”并配图,这是合法的言论,不能因为他在一个日本企业工作就被限制。
可笑的是,他的领导竟然对于这个言论指手画脚,甚至以“辞退”作为要挟。
我不知道谁给了这个领导的权利,可以因为一句话,一句合法并且合乎社会认知的话就可以辞退员工的。
“注意舆论导向,尽量减少在朋友圈发送”由领导这句话可以看出,他们之前应该有过什么协议。但是不管什么协议,都不能凌驾于国家尊严之上,也不能凌驾于言论自由之上。
这件事的结果不会有太大偏差,正义终将取得胜利。
这名员工不会也不能被辞退,否则就是打了所有国人的脸。
那名领导为了某些个人利益,枉顾自己身为一名中国人的身份,应该受到谴责。
松下电器禁止中国员工于918当天在朋友圈发布爱国图片,并以离职相威肋,这是明显的违法行为,是明显的漠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最后必将受到全中国人民的抛弃。
我国公民是有言论自由权利的,只要所发表言论没有违法,就是受法律保护的,918是中国人民永远的痛,作为中国人,每个人都有义务来纪念这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良知,不能因为松下电器是日本企业就可以不承认这段历史,如果打压了发表爱国图片的员工,并以离职相威肋的话,此名员工完全可以向政府的劳动部门投诉或者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当地政府部门来解决。在中国的公司就应当遵守中国的法律。
此事件最后结果应当是以松下公司的道歉而结束吧,这名员工应当也不可能被开除的。
在面对大是大非面前,所有的中国人都要坚持原则,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把祖国建设得更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是隔壁王二偷。松下电器怕什么,怕日本的罪行被更人多知道?还是怕中国人不知道松下是日本的企业?
在大家都以为是松下的错的时候,真相原来是一位松下的中国管理人员,这也太讽刺了,新时代的汉奸,跪舔日本主子。
“九一八”我们不能忘记,日本军队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不能忘记,客观存在事实说不说它都是事实,不容否定。“勿忘国耻”时刻提醒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被挨打”。
为这位松下中国籍管理人员感到羞耻,为这个员工的骨气感到骄傲,尊重事实,尊重历史。我们就应该有自己的骨气,敢于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尊严。
作为公司领导或者企业都没有权利去干涉员工的言论自由,员工有权利说自己想说的,也有权利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我是@山阳 俗眼看世界,佛心品人生。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和互动。
9月18日,松下电器一位员工在朋友圈转发了勿忘国耻918的图片。立刻受到了上级管理的威胁。
这个中国籍的管理直接问这个员工,你是准备离职吗?
这位员工通过视频通话与管理进行了交涉。最终愤而辞职。
此事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9月19日,松下电器发表声明。承认该员工言论正当。并承诺核实信息,严肃对待。
松下的态度,我觉得很正常。在中国赚钱,最起码要尊重中国的传统和文化以及中国的历史。但松下会处理这个人吗?如果是你,舍得处理自己一条咬人的忠犬吗?
那段历史已经存在,而且不容抹杀。只有正视历史,才能改正错误。只有尊重历史,才能吸取教训,防止历史重演。
也许在这一天,勿忘国耻这句话会刺痛一些人的神经。但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最先跳出来的不是日本人,反而是中国人!
可悲可气,而且无法理解!这是一种怎样的刻入骨子的奴性和卑微!
因为工作关系和日本人有长期接触,有一些观察和大家分享:
表面看日本领导对中国人很客气,对日本下属大呼小叫甚至有动手打人的情况。但是和几个日文翻译聊过,在公司里日本人把人分为三个等级,
一等人,日本籍的日本人和欧美籍员工;
二等人,会日语的中国人;
三等人,就是中国人;
不管你级别如何都是这样的,比如你是一个中国人(不会日语)在日本公司做到了中层干部,但是在日本的圈子文化你一定不如一个纯种的日本籍底层员工重要。
但是据我观察在日本公司那些不会日语的中国人反而会不自觉的和日本人划清界限,我干活拿钱而已,不会和日本有过多的交集,甚至在骨子里会带出一点民族情结。
而那些会日语的中国人往往在中国人面前表现出来的优越感比日本人还要强,经常两幅面孔,对日方老板能做到比日本人还低贱的谄媚,对中方员工又是另一幅面孔,趾高气扬使绊子说坏话。当然我说的是大部分,当然也有会日语也还能中立态度或者表现出来有爱国心中国人。
所以,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客气或者他们在中国的低调、和气、谨慎,我们更应该警觉,因为日本骨子里是瞧不起中国人的, 当今的和平年代,经济就是战场,日本人可以表面和气正说明这个民族的可怕。 而韩国的明目张胆反而是一幅直性子,要警惕韩国人,更要提防日本人。
这种狗腿子行为,就应该被谴责,被曝光,或许这些人就是跪久了站不起来了!
松下电器电器管理人员在918当天强行干涉员工的言论自由,并且以解雇的口吻来威胁员工撤回“不当言论”,但是该名员工在918当天发布的并非什么不当言论,而是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爱国言论。
然而为什么会因此掀起舆论风暴,则是因为松下电器属于日本公司,而918则是因为日本当年侵华战争的起始时间。该名管理人员一方面是中国人,本应该鼓励支持这种言论自由,但是却因为身处日本公司,反其道而行之,继而引起公愤。
在我看来,这种禁止员工发布个人言论的行为既违法法律,也有违功德,是一种个人病态心理的呈现。该名管理人员为了维护公司颜面,不顾国家历史,不顾个人言论自由,一意孤行的选择威胁员工的行为,是一种狗腿子行为。
日本半导体产业衰落的原因何在
半导体最早起源于美国,之后共经历了三次大规模产业转移。
1970年,日本半导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半导体的中心。1990年初,产业从日本转移到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形成多国并立的现状。直到21世纪,随着我们人次力量的发展,正在成为第三次转移的核心。
日本半导体产业衰落的原因:
1、日本对于技术的狂热
日本人对技术有狂热的追求,为了提高产品1%的性能,不惜投入30%的成本,技术过盛导致其产品价格是同类产品的几倍,甚至更多。
2、坐吃山空
比如日本产业喜欢出售专利来谋求利润,大大降低本地产品的竞争能力,拉低了产品的利润。
3、决策太犹豫
日本人工作循规蹈矩,跟其整体的民族性质有关,办事总是按照章程一步一个脚印,这是其优点,也是其缺点,万年不会变通的思想是限制其发展的一个原因。决策缓慢无法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脉络,使日企脱节市场的另一个原因。
4、企业文化
大企业的员工都采用终身制的模式。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这种工作模式会降低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个人都想,反正又不给跳槽,干嘛那么拼。磨灭员工的激情,产生极强的惰性。
上世纪90年代,以规模为核心的技术革命开始作为美国的代表。以PC为首的新型信息通信设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日本在这方面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失去优势,被其他地区在所取代。 代替主机作为主要产品出现在市场中,也成为主要应用。与大型机对DRAM质量和可靠性(25年可靠性)的高要求不同,DRAM的PC机的将低价格变为主要需求。DRAM的技术门槛不高。韩国、台湾等地通过技术引进掌握了核心技术,并通过劳动力成本优势迅速取代日本成为主要供应商。
1998,韩国取代日本 从日本逐渐將生产中心转移到韩国。韩国环境优越,继续保持在韩国电力生产DRAM,发展数字电视、手机、SOC、双;成为最大的DRAM生产国。和台湾通过增加投资来建立一个世界级的硅铸造公司,台积电和联电,开发出一种新的半导体的生产模式,并在部分产品的尖端技术的发展。可以与日本携手同行 日本半导体产品品种简单单一(过于集中于DRAM),产品附加值低。 与此同时,日本的半导体工业也受到了重创。到2000年底,日本在DRAM中所占的份额已降至不到10%。 总结:日本在这方面还没有足够的准备。需要积极研发新产品,顺应时代,了解时代,将产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都没有说到点子上。其实不光是半导体产业,整个日本工业技术都建立在美国的技术专利上。记得八十年代末一位法国观察家写过一篇文章,意思大概说日本已经发展到顶峰将逐渐衰落,当时看到这篇文章我直呼不可能说的太玄乎了当时日本可以说正如日中天太强大了。不过文章分析说由于冷战美国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付苏联上,对经济技术专利没那么上心和控制,日本趁机花了大概一百多亿美元从美国买回上万相专利,我们看到的如彩电,冰箱,洗衣机,自动对焦相机等等等等都是美国发明出来的,包括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包括日本现在的h2火箭都是卖的美国技术。冷战结束美国重新聚焦经济,严格控制技术转让,日本失去了技术来源,经济一下选入困境,这才是日本经济衰退的根源。看看日本近三十年在集成电路,软件,操作系统毫无建树。不光是日本,包括韩国整个经济其实都是建立在外国的技术上的,打个比喻也可以说是建立在沙滩上的
都没说到点上,为啥日本的半导体不行了呢?原因就是中国半导体的发展挤占了日本人的发展空间,在厉害的技术也是通过卖产品赚钱,中国初期产品技术比日本稍差,但价格优势更大,卖不出产品就没钱继续搞研发这样就会恶性循环,结果就是衰败,而中国恰恰相反,把赚取的微薄利润投入了研发之中,当然是越来越好。但打败日本的为啥是中国呢?打败日本仅靠一两家韩国这样的肯定是不行的,中国靠的是群狼战术,就拿电视来说吧,以前日本人很厉害的,可在厉害也耐不住中国的TCL,海信,海尔,长虹,创维,康佳…(还有一批小品牌),现在的互联网公司比如小米,暴风,乐视…等等一堆企业的竞争啊,为小日本感到可怜😣,现在小日本只能在中国一些弱势行业发展,不过早晚都要死的,比如汽车,不要看现在日本的汽车现在看起来很风光的样子,十年至20年后有他们哭的时候,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当猛,小日本好像没跟上形势,就跟当初电视电脑一样,小日本准备完蛋吧,相信那一天不会来的太晚,十年后再看吧。
根据现在的市场份额只能说现在日本半导体相对处于市场弱势,但不能说日本半导体技术就此衰落了。
(1)现在的市场格局,主要是韩国,台湾从制造领域对日本行成挤压,而美国半导体技术重新崛起。从技术端对日本形成碾压,不过这可能是暂时现象,不要轻视日本的技术储备和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绝对优势。
()本人在日本工作过,深刻感受到日本工程师的工程技术水平和他们的职业精神,一个六十岁的老工程师依然在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他们可以拿出80%的精力用在技术上,而我们可能要拿出70%的精力用于职场人际关系。
不知你如何看待,欢迎交流。
日本为何对韩国贸易禁运
谢邀!曰本正式从七月一日宣布,自七月四日开始要实行对韩囯半导体禁运,其中还包括有"氟聚酰亚胺、光刻胶丶高存度氟化氢"这三种材料将限制向韩国出囗。并又有谋体称审查限制九十天。韩方对此还要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WTO)诉讼,并将要依国际法和韩国国内采取必要措施来对其进行反制等等。这已是值得全世界观注的一件亊。从日本对韩国如此这样的做法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那就是日本已将二战劳工补偿费已交还给韩国,并达到了韩国索赔要求。可后期日韩两国共签署的(韩日慰安妇协议)的出现后,韩方民众共呜认为这份协议是日道欠不诚意,日方对此表明已在历史中已给解决。于是双方对此争执不休各说个理,这导致出了日本对韩国限制出囗半导体等材料的报复手段。可说曰本的作法是采用特朗普的贸易战性质的套路,对韩国进行施压报复。那么,对韩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会遭到严重下滑的结果。对于曰韩双方此亊发展啥样的结果来,还待慢慢地去注视下去。但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和韩国都是美国的同盟小弟,这两个亚洲小弟对美是赤胆忠心,而美对这两个小弟现在双方搞出这种事件出来,当大哥的美国对此事去怎样面对处理摆平呢?韩国依向世界贸易提起了诉讼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吗?拭目以待吧。
日本把特朗普的贸易战手法用来打击韩国。这是世界贸易的最新动向。
事情并不复杂。
去年,韩国大法院判决二战期间被日强征的韩国劳工胜诉,冻结日企在韩资产并要求赔偿。
韩国这个做法本身就把政治和经济一并处理。
大阪G20期间,日韩政府高层针对“二战”劳工赔偿事件再次进行了谈判。谈判破裂,日本就把特朗普的贸易战拿来对韩开打。日本半导体材料、OLED材料等将限制对韩国出口!
日韩这次纠纷不同以往。关键在于政治纠纷用贸易战解决。这是非常严重的信号。影响不亚于军事冲突。这将使世界产业链缺乏分工合作的基础。
韩国被日本卡住脖子,以韩国的体量和技术材料储备,韩国必输无疑。韩国没有邻居大国的实力和反击手段。
日本这种禁运的方式解决政治纠纷实在不地道。
特朗普在谈及对解除部分对华为的围堵说出了,不损害国家安全的话。对比起来,日本连个遮羞布都没有。
读者大大们,感觉说的对给个赞👍
对日本跟韩国的事情,我观察了很多天,发现事情并不复杂,是安倍在个人在的政治需求。
简单的理解就是安倍要用强硬的姿态掩盖自己在外交上的失败。
安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和俄罗斯谈北方四岛的问题,但是谈了很久,最终一无所获。在没谈之前,原来俄罗斯还释放处归还两个小岛,以解决两国领土争端,但是最后两两个岛都谈没了,安倍简直失败的一塌糊涂。
特朗普上台后,由于美国和日本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问题,安倍一直都希望通过讨好特朗普,让特朗普放日本一码。安倍前后40多次亲近特朗普,但是没一点鸟用,最近甚至还传出特朗普对《美日安保条约》不满,安倍简直失败的一败涂地。
在最近安倍还想做美、伊之间的“和解大使”,但是去了趟伊朗不但没有获得任何成果,反而还让一膄日本油轮被袭击,差点陷入美、伊争端的漩涡。这个安倍简直就是失败的连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G20的时候,安倍为了尽力的讨好特朗普,一味地对特朗普软弱,很多重要的事情连提都不敢和特朗普提,并且特朗普开的一些要求安倍轻易的就答应了,根本不敢和特朗普讨价还价。
因此日本国民觉的安倍在外交上的失败,完全是太软弱了,日本国内对安倍的这种软弱不满的程度在不断的升高。
为了挽救自己的政治生命,安倍不得不强硬起来,对国民展现出强硬的形象。所以大家也看到日本不顾国际反对,强力恢复捕鲸作业。
韩国这次可以说是完全是安倍政治需求上的牺牲品,从某种角度来说,安倍目前也只能用韩国来做替罪羔羊。
在贸易问题上安倍不敢对美国强硬,在领土问题上不敢对俄罗斯强硬。而韩国本身不但和日本有领土争端,最近还拿劳工赔偿问题说事,再加上日本国民一直都很讨厌韩国人,所以拿韩国出气是安倍最理想的目标。
日本选择在半导体上打击韩国,其实也有很深的历史因素,因为原来韩国的芯片产业就是踩着日本上去。
以前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生产国,后来被美国搞,韩国用了不光彩的手段把日本芯片产业踩死了,自己搞了起来。如今在日本打击韩国的芯片产业算的上是旧愁新恨一起报吧。
日本经济产业省7月1日正式宣布,自7月4日起,包括“氟聚酰亚胺”、“光刻胶”和“高纯度氟化氢”3种材料将限制向韩国出口。理由则是“经过相关部门的讨论,认为日韩之间的信赖关系明显受到了损害”
7月1日,日本半导体制裁韩国事件刷屏半导体圈!
最近的日本有点生猛,居然学会了用美国惯用的科技禁运的方法,来对付韩国。这恐怕在二战以后的日本历史上以前都是未曾有过的。二战以后的日本,完全依靠出口贸易发家,因为日本列岛本来就没有什么像样的自然资源,而市场容量也很有限,1980年代日本国力顶峰的时期,无非是就是把日本生产的电视剧、洗衣机、游戏机和小轿车卖的满世界都是,才积累了惊人的外汇盈余。历史上几乎没有听说过日本会对哪个国家进行商品和科技禁运。因为禁运本身也是直接放弃海外大市场,对日本这个至今靠贸易生存的国家,等于准备自我了断差不多。这点上学美国,显然学的有点不靠谱。美国毕竟是一个超级强权,而且国家体量巨大,本身资源丰富,有全面的技术优势。他可以用科技禁运的大棒,辅助于长臂管辖,直接把国内法当国际法用,说到底有全球独一无二的军力作为最终的背书。
而日本根本就没有美国科技禁运和制裁其他国家各种背景大棒中的任何一根。那么现在为何就敢对韩国下手呢?明面上的直接原因,在于韩国国内的法院通过了支持二战韩国劳工对日索赔。引起日方的极度不满,把科技禁运这个大棒抽出来敲打韩国。不过瀚海狼山认为,如果事情真是这么直接,那么就把这个问题简单化了。在二战期间非法绑架和剥削亚洲劳工方面,日本肯定有道义上的原罪,这是无须怀疑的;必须赔偿谢罪,也是必须的!但是这是一个历史问题。在历史问题上日本方面一向让亚洲受害各国不满意。也并非是今天才有的事情。此时日方对韩国非但没有歉意;反倒开始直接反击,明显考虑的比单纯历史纠纷要深远的多。这次日方也是看准了韩国在半导体方面的软肋。准备彻底禁运或者一案一审,禁运生产芯片必须的光刻液和蚀刻气体。因这两样,日本产品都占全球的90%以上。
日本人是怎么挣钱的
谢邀!
日本人怎么挣钱?这个问题的范围,实在是太大了,还真的不好回答。日本同样也是有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挣钱的方式,就像国内一样,其实也充满着商机,但是这个商机也是靠个人的发掘吧。上班族、打工或者自营业,都可以挣钱,但是这些也都是常规的方式,其实讲出来大家也都知道。我的一些日本人朋友,其实除了上班以外,也有各自的挣钱方式,我这里就介绍一下这些日本人的挣钱方式吧,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这个方式的成本其实不高,是个人就可以做,但是选对商品其实很重要。我一个日本人朋友,这两个的时间靠着一个商品,收入超过了100万+日元,那就是口罩。其实也不算暴利吧,因为他人手有限,每天也就抽空看看订单,一两个小时解决的事情,纯粹就是挣个零花钱了。昨天我们刚刚说了这个事情,所以我记忆犹新,就把他在日本卖口罩的方式说一下吧。
他在雅虎商店以及亚马逊平台都有自己的账号,平时也销售一些其他东西,有订单就发货,没有订单就算了。他的方式是海外仓的做法,客户下单以后,他会像国内的合作平台发单,然后由合作平台发货。
有人说,口罩才多少钱一个,能够挣到100万日元?
其实那是因为你不了解现在在日本口罩有多贵,日本的口罩十分缺货,在一些地方能够卖到100日元/个(大约6RMB)。
昨天他给我发来了照片,这个是他挂在网上的口罩,909日元,加税是999日元,10个装,运费也是客户自理,为240日元,加起来也都一千多日元了。这个是他在日本的货,可以通过日本国内的快递发出,其实口罩进价也就是30日元/枚左右,不会太贵,加上运费也不会超过40日元一个的。
上图是另外一个平台挂的商品,价格是1898日元(10片装)。其实看一下具体的包装,就知道是MADE IN CHINA,这个比在日本国内的要贵翻倍了,因为有国际运费。国际运费也不会很贵的,利润是能够确保的!具体的我也就不多说了,不然会有人找我卖口罩的。(笑)
这个一般多是从日本大公司退休的技术人员,虽然退休了,但是技术积累十分高深,在某些关键领域,这些退休的日本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引领一个团队的。我就说一个我比较熟知的领域吧,现在国内也有很多技术人员,但是最初的技术确实是从日本人那儿传过来的。
比如上图是某公司的公开信息,这个人就是公司的法人代表,他是从某大公司离开以后,自己开了一个技术咨询公司,负责光学类的研究开发与设计。比如各种镜头、3D映像技术等。与松下、日立以及东芝等大企业都有交易。并且这样的人,一般会有公司聘请为顾问,人脉很广,在圈子内比较知名。
这就是另外的一种挣钱方式,利用自己现有的优势资源,比如技术或者人脉,这种挣钱的方式很固定,并且根据项目不同,可以获得很大的资金。
工薪层靠工资!
个体户自负盈亏咯!
资本家靠资本增值赚钱!
日本人中国人都差不多!
如果说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一些特别的职业日本有国内没有而已!
比如说日本的某些宗派和尚!不但可以不用纳税还可以娶妻生子!但是一定要佛教大学毕业!念经驱魔来挣钱!
有些人靠打帕青哥来赚钱!有些人陪酒咯,这在日本是合法的咯!
你好!这个问题需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回答~
首先要明确一点,日本是个阶级固化很严重的社会,简而言之就是社会的上升通道有限,子承父业的情况很普遍。农民的孩子继续种地,工匠的孩子继续做工活,有钱人的子女就读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一条龙名校,最终进入大企业或者继承家业,这在日本是很正常的情况。
而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他们培养的小孩一般在读完大学之后就会选择进入企业就职。日本的年轻人不爱创业,因为日本社会的容错率很低,一旦创业失败这辈子几乎难以翻盘。日本的企业大多是终生雇佣制,除非遇到经济危机,基本上是不裁员的。所以大学生们为了进入大企业、做一份安稳的工作而挤破了头,类似于国内有编制的铁饭碗。
此外,日本老龄化很严重,缺乏劳动力,因此很多年轻人也会打工,且打工的收入也不错(在东京地区大约60~70人民币/小时)。
最后,日本确实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农产品需要大量依赖进口。所以,日本挣钱有两大法宝,第一是先进的核心技术(科技、生产力),第二是发达的第三产业(旅游、服务业、动漫)。众所周知,日本制造的商品素来以质量好著称,受到全世界的青睐,口碑很好。日本现在仍然拥有很多高科技,日企带着这些技术进入中国,在中国建厂生产,可以获得不菲的收入。同时,日本的旅游业很发达,不仅吸引了中国人,对于欧美人来说,日本也是旅游胜地。
综上所述,从微观层面,日本人挣钱主要靠进公司或者打工;从宏观层面,日本人挣钱主要靠核心技术和第三产业。
- 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继续问我哦,欢迎关注我的账号@夏尔米姐姐 ,会持续更新日本相关的内容!
日本人如何挣钱,这要是介绍起来太长了。先从日本的家族企业还是比较多,老字号企业,一般是代代传承下去的。当然中途倒闭的也是有的。家族企业都是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经营管理,而且有独特的品牌,谁也模仿不了的产品,这样才能代代传承下去的。最主要还是信誉第一,所以才能牢牢抓住客人持续下去。其次是靠工资挣钱的人。靠不动产挣钱的也不少,家里有地也是代代传承下来的大地主,然后盖上楼出租,或者出租地。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房产中介机构也跟着挣钱了。再有就是私立医院,大大小小的,分的各种科医,非常细腻的分开,开不同的小医院。例如牙医院最多,整骨医院也不少等等。吃的方面上开拉面店的也不少,中华料理店也很多。当然大部分都是挣钱的,否则就都关闭了的。上面介绍的是东京都内我所看到的部分挣钱的行业而己,还有好多好多就先介绍到这里吧。
日本地少人多、资源贫瘠的现状,决定了该国利润来源主要依靠外界。
日本经济长期处于全球第二位,只是近年被中国超越而屈居第三。以2019年计,日本经济总量5.21万亿美元,这是个什么概念?
以我国经济总量三甲省份广东江苏山东进行比较,三省总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3亿,2019经济总量之和约3.85万亿美元。我国经济最发达省份,面积大于日本的37万平方公里,人口多于日本约1.24亿,经济总量却只有日本近七成。
可见日本经济还是相当厉害的,那么日本富裕的根源何在?个人认为其领先的科技和工业因素很大。
我们知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保持产业垄断或是位居产业链上游才能赚到大钱。日本优势在于,在大家都玩的成熟产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占有市场。在新兴产业中独辟蹊径,处于垄断地位。
比如前些年流行的VCD、DVD,中国是第一生产大国,但钱都被日本赚走了,秘密就是其中的核心部件芯片,都是由日本提供,专利费十分高昂。再比如汽车,这个是很多国家都在搞的产业,但日本能依靠先进技术和理念,如丰田TNGA平台,再如超高的性价比,赢得市场青睐。
除了汽车、家电这些大路产业,在数字媒体和动漫等新兴产业中,日本也始终处于世界前列,这些都建立在领先科技的基础上,拥有这一点就意味着产业垄断。
也正是因为资源贫瘠,灾难多发等带来的危机感,日本企业的经营理念十分精细,不仅能提高效率、确保质量,还能大幅降低成本,从而影响到产品输出的优势。
再说一下为何日本商店人满为患而中国实体店铺低迷。由于电商平台的兴起,使国内实体店大受打击,以惯性思维多将此归咎于电商的竞争,这是不全面的。
以日本的技术,并不是搞不出电商,只是实体店铺经营到极致,能够让消费者得到网购中无法获得的体验。看日本人做生意,进门先鞠个九十度大躬,再一句“我哈呦”叫的你心里暖暖的,他们是真把客户当上帝,而不是局限于口头上。在这种安心温暖的购物环境中,还有必要上冷冰冰的电商平台买东西吗?
不能否认,日本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